骨质密度减低是怎么回事

2025-04-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骨质密度减低,通常被称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导致骨骼变得脆弱易碎的病理状态。这种情况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尤其是在髋部、脊柱和手腕。

1.骨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矿物质的含量。随着年龄增长,骨吸收(旧骨被分解)速度超过了骨生成(新骨形成)的速度。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经历更明显的骨质流失。

2.一些因素会加速骨质流失,包括:缺乏钙和维生素D摄入、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及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

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通常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进行,这项检查可以提供精确的骨密度读数。

4.减少骨折风险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富含钙和维生素D;进行规律的负重锻炼,如步行或举重;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同时,对于高风险人群,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

关注骨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症十分重要,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必要的医学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