酗酒是否易引发心肌梗死并如何治疗

2025-06-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酗酒确实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血脂异常、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进而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一旦出现心肌梗死,应根据病情采取急诊处理和长期管理。

1.酗酒对心肌梗死的风险影响: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这种状态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供血受阻。

酒精会损害血管壁内皮细胞,引起慢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动脉硬化。

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血压上升,而高血压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酒精还可能干扰血液中的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直接引发冠状动脉急性堵塞。

酗酒还可能通过诱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问题间接增加心肌梗死的几率。

2.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

急性期需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在医疗机构进行紧急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以快速恢复血流。

药物治疗包括溶栓剂、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以及他汀类药物。

长期管理需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戒酒、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适当运动。

对于已经存在明显心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酗酒不仅损害心血管系统,还会对肝脏、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造成广泛且不可逆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过量饮酒十分重要,同时需要定期对心血管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监测。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