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低血压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失血、大量脱水或感染导致的休克状态。如果是由于急性血容量减少引起的低血压,首要任务是补充血容量,而不是直接补充蛋白质。
2.血浆蛋白水平过低可能会加重低血压,如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水肿或低血压。在这种情况下,输注人血白蛋白等蛋白制剂可能有助于恢复血浆渗透压,改善循环功能。
3.如果低血压伴随严重感染(如脓毒血症)或器官衰竭,使用蛋白制剂时需谨慎评估,特别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大量蛋白输入可能增加代谢负担。
4.胶体溶液(如人血白蛋白)和晶体溶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在补充血容量方面各有适应症。是否选择蛋白制剂,应结合血压水平、血浆蛋白浓度以及其他生理指标综合决定。
在低血压情况下使用蛋白制剂需要依据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