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压测量:定期监测血压是评估药物效果的基础。正常血压范围通常为收缩压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80毫米汞柱。若血压在此范围内或医生建议的目标范围内,则表明药物对血压控制有效。
2.症状观察:注意是否有高血压的相关症状减轻,例如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改善可能意味着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3.时间因素: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发挥作用,一般在开始治疗后的1至2周内可以看到初步效果。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也与药物种类有关。
4.副作用监测:观察是否出现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如干咳、疲劳、头晕等。如果副作用显著,可能需要调整药物或剂量。
5.长期稳定性:长期保持在目标血压范围内是理想状态。这需要持续的监测和记录,确保在不同情况下(如运动后、精神压力下)血压仍然稳定。
6.医生复诊:定期复诊以便于专业人员评估整体健康状况和药物效果。医生可能会根据最新的血压数据及总体健康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为了更好地管理血压,应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及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