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转移性病灶:结肠癌容易随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其他器官,包括脾脏。尽管脾脏是结直肠癌转移的少见部位,但在手术后若发现低密度结节,尤其是多个不规则形状的病灶,应高度怀疑转移性病变。影像学上,这些病灶通常表现为边界较模糊、不均匀增强的低密度结节。
2.良性病变:脾脏内的低密度结节也可能是一些非恶性的病变,如脾囊肿、血管瘤或纤维瘤。这些病变多为单个结节,边界清晰,且缺乏明显的恶性特征。如果患者没有伴随其他症状,也无肿瘤标志物异常,可以暂时观察或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估变化。
3.炎症性改变:术后感染或全身性炎症反应可能引起脾脏的反应性改变,如脾脓肿、肉芽肿形成或慢性感染。这类病变多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影像学可见脾脏局部低密度病灶,必要时通过穿刺或细菌培养进一步明确。
4.术后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如化疗或免疫治疗可能对脾脏产生影响,引起局部组织的改变,导致影像学上低密度结节的表现。另外,术后身体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增加某些感染的风险,使得脾脏发生病理改变。
明确脾内低密度结节的性质需要结合多方面信息,包括患者病史、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特点(如动态增强CT或MRI)、以及必要时的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