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春季:气温回升,血管容易扩张,但早晚温差较大,血压波动显著。此时中风患者可能表现出头晕、头痛和疲劳感。在春季,应特别注意血压监测,以减少中风风险。
2.夏季:高温天气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盐分和水分流失过多,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在夏季,中风的症状可能包括口渴、乏力和神志不清。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
3.秋季:随着气温开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血管收缩增加,血压会有所升高。在这个季节,中风症状可能表现为面部麻木或肢体无力,尤其是在清晨时段出现。这时候,进行适当的日常锻炼和饮食调理对维持健康有益。
4.冬季:寒冷的天气使得血管收缩明显,导致血压升高,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冬季中风的典型症状包括剧烈头痛、语言困难和偏瘫。保持室内温暖并穿着保暖衣物可以有效降低冬季中风的几率。
在不同季节,要根据气候特点调整生活方式,以便更好地预防中风的发生。特别是对易患人群,定期检查和合理膳食均能提供一定的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