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供血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细胞因缺氧死亡。心脏停止跳动超过几分钟,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就会因为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2.在心脏骤停后一小时,除非在此期间进行了持续的高质量心肺复苏,一般情况下,复苏的成功率极低。即使在医院内发生心跳骤停,及时抢救的存活率也只有10%-20%。
3.即便实施了心肺复苏术,长时间缺氧可能导致大脑和心脏等关键器官的严重损伤,使得恢复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4.使用体外膜氧合等先进技术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帮助恢复循环功能,但其适用范围有限,且需在专门的医疗环境中进行。
及时识别心肌梗死症状并尽快就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发病初期接受治疗,如溶栓或冠状动脉介入,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