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肌肉纤维损伤:在进行高强度或不熟悉的运动时,肌肉纤维可能会受到轻微的撕裂。研究表明,这些微小损伤会引起疼痛感。这种现象常被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通常在运动后24至72小时达到高峰。
2.炎症反应:当肌肉纤维受损时,身体会启动修复过程,这涉及炎症反应。在这一过程中,白细胞进入受损区域,释放化学物质以促进愈合,但同时也会导致局部疼痛和僵硬。
3.代谢副产物积累:运动过程中,特别是无氧运动时,肌肉会产生乳酸等代谢副产物。这些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与短暂的肌肉疲劳和疼痛有关,不过其作用相对较小。
4.不同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相同的锻炼强度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疼痛感受。
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时应逐步增加强度,给肌肉更充分的时间来调整。同时,在锻炼后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和休息有助于减轻肌肉酸痛。切勿忽视持续的剧烈疼痛,因为这可能是肌肉扭伤或其他损伤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