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胃蛋白酶原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前体物质,它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消化功能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原主要分为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II两种类型。
2.胃蛋白酶原I主要来源于胃底腺,而胃蛋白酶原II的分泌则来自整个胃黏膜。如果这两者的水平升高,往往意味着胃黏膜在某些情况下受到刺激或损伤。
3.在临床上,胃蛋白酶原I和II的比值(即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被用作筛查胃黏膜健康状况的指标。低比值可能提示存在胃黏膜萎缩,而高水平可能指向胃黏膜增生或肥厚。
4.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蛋白酶原I和II水平异常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和胃溃疡,从而影响胃蛋白酶原的分泌。
5.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物也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蛋白酶原水平的升高。
监测胃蛋白酶原水平对诊断和管理胃部疾病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早期发现胃黏膜病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