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持续腹胀可能意味着病情尚未完全恢复。急性肠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感染或饮食问题引起,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和呕吐等。大多数情况下,急性肠炎在几天内会逐渐好转。但是,如果症状持续一周以上,尤其是腹胀,需要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或继续治疗需求。
2.液体补充仍然非常重要。腹泻和呕吐会导致身体大量失水,建议补充电解质溶液或者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每天至少摄入2000毫升液体,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增加。
3.饮食调整有助于缓解症状。建议选择易消化、低脂、低纤维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煮熟的蔬菜和去皮水果。避免奶制品、高糖和高脂肪食品,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
4.观察大便情况。如果大便呈血性或持续出现黑色大便,需立即就医。这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或其他严重问题。
5.药物治疗可以考虑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帮助恢复正常消化功能。不建议自行服用抗生素,除非医生明确诊治为细菌感染。
6.必要时进行医学检查。若持续一周以上没有好转,建议进行粪便培养、血常规检查及腹部超声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如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及时采取上述措施并密切关注症状变化,有助于尽早恢复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