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活动性结核病:在这一阶段,细菌正在迅速繁殖并侵蚀机体组织。患者的免疫系统为对抗感染而过度活跃,从而导致盗汗等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约有30%至50%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会经历盗汗。
2.免疫反应:当结核杆菌进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试图通过增高基础代谢率和体温来抵御感染。这一过程可能引发夜间盗汗。在一些特殊病例中,盗汗可能伴随着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和体重下降。
3.药物治疗:在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一些患者也会因药物副作用而出现出汗增多。但通常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具体发生率依赖于个体差异和所用药物。
虽然盗汗是结核病的一项常见症状,但并不是其特有的表现,还可能由其他疾病或生理因素引起。一旦出现持续盗汗,尤其是伴随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便对症治疗。结核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传染他人并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