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梭形细胞肿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学表现,其可能来源多种组织结构,包括间叶组织、平滑肌、神经源性组织及其他软组织成分,单凭常规组织学难以判断其具体性质。免疫组化检测可以通过特异性标记分子提供重要信息。
2.常见标志物包括:
肌源性标记(如α-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用于诊断平滑肌相关肿瘤。
神经源性标记(如S-100蛋白、SOX10):有助于判断是否为神经鞘来源的病变。
间叶来源标志物(如CD34):用于评估间质性病变。
消化道特异性标志物(如DOG1、c-Kit):可用于鉴别胃肠道间质瘤。
3.免疫组化还可以帮助判断病变的生物学行为,例如通过Ki-67增殖指数反映肿瘤的增殖活跃程度,从而辅助评估恶性潜能。
4.某些梭形细胞肿瘤可能具有侵袭性或潜在的恶变倾向,例如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在这些情况下尤为关键,为疾病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明确病理学诊断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应根据病变特点综合评估是否进行免疫组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