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感染引起的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和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是咳嗽的常见原因,可能伴有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细菌感染通常需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感染则以对症处理为主,例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充分休息、补充水分及适量营养。
2.过敏或气道敏感性增加: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职业性接触物的暴露可能导致剧烈咳嗽,同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多汗。这种情况下,避免接触诱因,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抗过敏药物可有效缓解症状。
3.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流入食道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并导致持续咳嗽,同时诱发夜间盗汗或胸部烧灼感。建议少量多餐,避免睡前两小时内进食,必要时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4.药物副作用:某些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会引起干咳。如果长时间咳嗽且排除其他原因,应考虑调整药物方案。
5.心理或神经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干咳和出汗,多见于无器质性病变者。通过适当调节生活作息、减少压力可改善。
6.更严重的疾病:如果伴有持续高热、胸痛、呼吸困难、体重减轻等,应警惕肺结核、肺癌或心脏疾病等问题。早期影像学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对于明确病因至关重要。
无论是哪种情况,不明原因的持续咳嗽都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