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发生机制:脐疝是由于腹壁的薄弱或缺陷导致肠道或其他组织通过脐环突出。此现象在婴儿中较常见,因为胎儿时期脐带通过腹壁的开口连接母体,出生后该开口需要自行闭合。
2.发病率与风险:大约10%-20%的婴儿可能会出现脐疝。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婴儿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通常,脐疝不伴有疼痛且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
3.自愈倾向:大多数脐疝会在婴儿成长过程中自然消失。研究显示,大部分婴儿的脐疝会在1-2岁时自愈,少数可能持续至5岁。
4.何时就医:如果脐疝在婴儿哭泣、咳嗽或用力时变得更加明显,但在安静时缩回,这通常是正常现象。如果发现婴儿脐疝部位变色、硬化、触痛、或伴随呕吐及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5.治疗措施:绝大多数病例不用干预,仅需观察即可。只有在脐疝较大且未在5岁前自愈,或者出现并发症时,医生才可能建议手术修复。
脐疝在婴儿阶段是常见且通常无害的,注意观察即可,不需要过度担心。如果出现异常症状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咨询专业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