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能量摄入不足:减肥期间,常常会因为过于严格的饮食控制而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身体出于保护机制,会发出饥饿信号,增加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如零食。这是一种自然反应,因为身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基本代谢。
2.血糖波动:一些减肥者可能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导致血糖水平不稳定。当血糖水平下降时,会引发强烈的饥饿感和对甜食、零食的渴望,因为这些食物可以快速补充血糖。
3.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果膳食中蛋白质和纤维含量不足,容易导致饱腹感不强,进而增加对额外食物的需求。蛋白质和纤维有助于延缓胃排空,提升饱腹感,从而减少对零食的渴望。
4.情绪因素:压力、焦虑或无聊等情绪状态会诱发情绪性进食,常常表现为对零食的偏好。零食因其方便获取和高糖、高脂特点,容易成为情绪性进食的首选。
5.习惯和环境影响:长期的饮食习惯以及周围环境中的食物提示(如电视广告、同事分享的食物)也会强化对于零食的欲望。很多人习惯性地在特定时间或场合进食零食。
为了减少这种频繁想吃零食的情况,可以尝试调整饮食结构,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和纤维。同时,通过识别和管理情绪触发点以及改变环境线索来降低非生理性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