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肌肉疲劳或损伤
腰部的主要支撑结构是腰椎及其周围的肌肉群。如果长期保持同一姿势,或者从事重复性体力劳动,如过度弯腰、搬运重物等,会导致局部肌肉负担增加,出现疲劳感。当肌肉处于疲劳状态时,力量减弱,就容易产生“空虚”的主观感受。
2.椎间盘或脊椎问题
腰椎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变或椎管狭窄都可能引起神经受压,进而导致区域性麻木或无力感。有研究显示,大约60%-8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相关症状,可表现为腰部不适、酸胀甚至空虚感。
3.腰部血液循环不畅
久坐或不良站姿会影响腰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局部组织缺氧。这种状态下,可能会感到腰部轻微的不适或“空虚”感。合理活动后,血流恢复正常,症状通常会缓解。
4.内脏疾病反射性疼痛
某些内脏器官,如肾脏、胃肠道或生殖系统的功能异常,可能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投射至腰部区域,出现类似空虚的不适感。例如,慢性肾炎、泌尿结石等病变可能伴有腰部的隐痛、酸胀感。
5.心理或精神因素
长期压力、焦虑或睡眠不足,也可能导致对身体敏感度增强,容易误将轻微的不适放大为一种“空虚”的感觉。现代社会中,这类因心理状态引发的躯体化症状比例较高。
6.营养代谢问题
钙、镁等矿物质的缺乏可能导致肌肉和神经传导功能异常,进而引发无力感或不适。尤其是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容易合并骨骼或肌肉问题。
如上述情况持续存在,建议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姿势、增加适量运动,并及时进行医学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