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性因素:情绪波动如焦虑、紧张和兴奋,以及剧烈运动后,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加快心跳频率,从而引起心悸。饮用过量咖啡因或酒精也可能导致类似反应。
2.心理因素:压力大、焦虑症或惊恐障碍常常伴随心悸现象。这些心理状态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来加速心率,使得心跳更加明显。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特别是含有刺激成分的感冒药、甲状腺激素补充剂或哮喘药物,可能导致心跳加速。
4.内分泌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紊乱可导致新陈代谢加快,心跳增快,继而引起心悸。
5.心血管因素:心律失常、心肌炎或其他心脏病变可能直接导致心跳异常,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心跳或不规则心跳。
6.贫血: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氧气运输能力下降,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从而出现心悸。
7.脱水或电解质失衡:体液丧失或钾、钠、钙水平异常可能导致心脏收缩力或节律改变,引发心悸。
在非严重性病因的情况下,自觉心跳通常并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如果心悸伴随呼吸急促、胸痛、眩晕或晕厥等症状,则可能提示潜在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