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因素:
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可能导致夜间胸闷和心慌。
呼吸系统疾病:睡眠时呼吸困难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引发憋闷感觉。
消化系统问题: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在夜间加重,引起不适感。
内分泌问题: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心跳加速和焦虑感。
低血糖:特别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夜间低血糖可导致心慌和出汗。
2.心理因素:
焦虑症:精神紧张和焦虑可能表现为心慌。
压力: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可能在夜间以心慌形式出现。
3.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过热或过冷的睡眠环境,或者不舒适的床垫和枕头影响睡眠质量,从而引发不适。
刺激物质摄入:如咖啡因或酒精在夜间的滥用可能影响心率和睡眠。
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发生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需要寻求医疗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可能的疾病。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避免摄入刺激性饮料,并注意心理健康,有助于改善夜间心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