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溶栓治疗风险: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尤其是在发病后3到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恢复血流。这种疗法可能导致2%至7%的患者出现颅内出血。早期判断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2.抗凝药物使用: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控制不良时,有发生脑出血的风险。研究表明,抗凝治疗的相关出血风险因个体差异而异,并受到药物剂量及监测频率的影响。
3.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一个主要诱因。对于脑梗患者,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至关重要。未能有效控制高血压会增加脑出血的概率。
4.病情复杂性:有些脑梗患者同时患有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情况,这些复杂因素也会提高脑出血的风险。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以识别这些潜在威胁。
脑梗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仔细权衡治疗方案,保持生活方式健康,定期监测关键指标,以降低脑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