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形成依赖性:安眠药具有成瘾性,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一旦停止服药,可能出现戒断症状,如失眠、焦虑、心悸或震颤。
2.耐药性增加:随着使用时间延长,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要逐渐加大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会进一步加重药物依赖。
3.记忆力和认知损伤: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安眠药可能影响记忆功能和认知能力,特别是老年人。这种损伤可能表现为短期记忆力下降或注意力难以集中。
4.引发呼吸抑制:某些安眠药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放松呼吸肌肉,导致呼吸抑制,尤其是对于已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
5.跌倒风险增加:安眠药会引起嗜睡、反应迟钝或头晕,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行动协调能力下降,从而增加老年人跌倒及骨折的风险。
6.情绪障碍:部分人长时间服用安眠药后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加重抑郁或焦虑,有时甚至诱发自杀倾向。
7.肝肾负担加重:安眠药的代谢主要依赖肝脏和肾脏,长期服用可能对这些器官造成负面影响,减弱其解毒能力或导致相关疾病。
8.干扰自然睡眠结构:安眠药往往改变正常的睡眠周期,如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受抑制,长期下去可能影响深度睡眠的质量。
长期滥用安眠药会带来明显的健康隐患,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并尽量通过改善睡眠习惯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