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是目前常用并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研究表明,约60%-70%的抑郁患者通过这种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纠正负面思维模式,人际关系疗法则主要针对人际问题进行干预。
2.药物治疗措施: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常用的药物,起效时间通常为2-4周。服用这些药物时需要遵照医生建议,并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如恶心、失眠或体重变化。研究显示,结合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
3.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与适当运动对抑郁有积极影响。每周进行3-5次中度强度的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有助于改善情绪。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加富含Ω-3脂肪酸、叶酸及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也能对症状缓解有所帮助。
4.增强社会支持:参与家庭活动、增加与朋友的互动可以缓解孤独感。研究指出,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显著降低复发风险。若条件允许,可加入心理健康支持小组,从中获取共鸣与理解。
5.避免诱发因素:减少过度压力、避免酒精或药物滥用。数据显示,长期高压环境容易导致抑郁复发,而酒精等物质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抑郁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需要综合考量后科学应对。发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避免自行诊断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