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活性物质是指什么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精神活性物质是指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引起情绪、认知、意识或行为改变的一类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是药物、毒品或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性化合物。

1.精神活性物质主要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例如多巴胺、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等,通过增强、抑制或调节这些信号通路来产生效应。

2.按照作用机制和效果,可以分为几类:

兴奋剂,如咖啡因、安非他命,可提高警觉性、注意力和能量水平;

抑制剂,如酒精、苯二氮卓类药物,可放松身体、减轻焦虑或促进睡眠;

致幻剂,如LSD、裸盖菇素,可导致感知、思维和情绪方面的深刻变化;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海洛因,可提供镇痛效果并带来欣快感,但容易成瘾。

3.许多精神活性物质具有潜在的依赖性和滥用性,长期使用可能对大脑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精神疾病。

4.一些精神活性物质也被广泛用于医学用途。例如,抗抑郁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情绪,而麻醉剂则可帮助镇痛。

这种物质需谨慎使用,滥用可能导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后果,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也会构成威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