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将同性恋从《国际疾病分类》中移除,这一变化同样适用于包括双性恋在内的所有非异性恋性取向。性取向本身是一个自然存在的现象,既非疾病,也无需治疗。
2.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早在1973年就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删除,并明确声明双性恋及其他性少数群体的性取向不构成任何形式的精神障碍。
3.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来看,性取向具有复杂的生理、遗传和社会影响因素。双性恋个体通常对两性或多个性别产生情感或性吸引,这是人类性别多样性的正常体现。
4.医学领域强调,针对双性恋个体的污名化或歧视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关注如何为性少数群体提供平等的社会支持和医疗资源,而非将其性取向视为异常。
尊重性多样性和科学认知,有助于消除偏见,促进个体心理与社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