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近视眼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眼球前后径(即眼轴)变长,导致外界光线进入眼睛后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这一过程主要影响成像的清晰度,而不是眼睛之间物理距离的变化。眼距,即两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通常由遗传和骨骼发育决定,成年后基本稳定。
2.长期佩戴框架眼镜,尤其是高度近视者的眼镜镜片较厚,可能产生光学畸变效应。例如,镜片会改变光线传播方向,导致他人从外观看时,佩戴者的眼距似乎有所变化。这种现象仅是视觉上的错觉,并不代表眼距实际改变。
3.高度近视者的眼球往往更突出,伴随眶周组织的细微改变,可能会让眼部显得更加明显,这种变化可能间接影响面部整体的视觉比例。但这仍然是外观上的问题,与实际眼距并无直接关系。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眼睛过度疲劳,有助于预防近视进一步加重,同时建议定期检查视力以监测眼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