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腹泻的健康科普

2025-07-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腹泻通常是指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呈稀薄或水样状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问题。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包括感染、饮食变化和某些药物等。

1.病因:感染是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和食物过敏也可能导致腹泻。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和化疗药物,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引发腹泻。

2.临床表现:腹泻的具体症状包括频繁排便、粪便稀薄或水样、腹部疼痛、痉挛、腹胀及恶心。有时还伴随发热和呕吐,特别是在感染性腹泻情况下。

3.诊断方法:医学诊断通常基于病史询问和体检,有时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粪便分析、血液检测或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因。

4.治疗策略:治疗措施因病因而异。轻度腹泻通常通过补充水分、电解质和休息来管理。严重或持续性腹泻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或抗蠕动药物。饮食调整也是重要措施,包括避免辛辣食物、乳制品及高脂肪食物。

5.预防措施:注重个人卫生,特别是勤洗手,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食物和水源。旅行时,应注意饮食安全以防止旅游者腹泻发生。

腹泻虽多为短暂但严重情况需及时就医,以免脱水等危险出现。合理饮食和良好卫生习惯是有效预防腹泻的重要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