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术后正常反应:
注射治疗后,局部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肿胀、淤青或不适感。这通常与微小血管损伤、针头刺入引起的组织反应有关。
多在3-7天内逐渐缓解,可通过冷热敷交替减轻肿胀(24小时内冷敷,之后热敷),也可使用抗炎药物,如常规剂量的布洛芬等,但需遵医嘱。
2.填充材料导致的体液聚集:
部分玻尿酸类填充物具有吸水性,可能导致周围组织轻微水肿。如果填充量较多或材料扩散至附近区域,可能影响到眼睑部位。
若情况较轻,可以等待数日观察,看是否随着材料代谢恢复;若明显持续肿胀,可考虑应用透明质酸酶溶解过多材料。
3.局部淋巴回流受阻:
填充物可能压迫到淋巴系统,影响淋巴液排出,从而引发面部局部水肿。
此时可以通过适度按摩促进淋巴回流,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加重不适。
4.感染或炎症引起的肿胀:
若红肿范围扩大且伴随疼痛、触痛或发热,需警惕感染的可能。感染症状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内显现。
必要时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引流。
5.血管或神经受损:
如果肿胀同时伴有视力模糊、剧烈疼痛或运动障碍,需高度怀疑血管栓塞或神经损伤。
这种情况属于紧急并发症,应立即就诊,由医生采取针对性的紧急处理措施(如注射透明质酸酶、用药扩张血管等)。
及早沟通医生进行评估非常重要,无论是确定原因还是针对问题采取干预措施,都能保障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