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双膦酸盐是常见的抗骨质疏松药物,通常用于预防骨折风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来减缓骨密度下降。在服用双膦酸盐时,需要注意服药方式,通常要求在早晨空腹用水送服,并保持直立姿势至少30分钟,以避免食管刺激。
2.降钙素具有止痛和改善骨密度的作用,通过皮下注射或鼻喷方式给药。降钙素适合不能耐受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但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及长期使用后效果减弱的问题。
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具有类似雌激素的效果,可增加骨密度并降低椎体骨折风险。它对乳腺和子宫内膜无刺激,适合绝经后女性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因此需谨慎评估心血管健康情况。
老年人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时,应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肾功能,结合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以提高疗效。同时,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多摄入钙和维生素D,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骨骼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