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肛裂:这是儿童大便带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粪便过于坚硬或排便时用力过猛,可导致肛门处皮肤出现裂口,出血通常鲜红色且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
2.感染性腹泻:某些肠道感染,如痢疾,会引起粘液样血便,同时伴有腹痛、发热和频繁腹泻。
3.过敏性结肠炎:如牛奶蛋白过敏等疾病,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出血,常见于较小年龄段的儿童。
4.息肉或肠套叠:肠道息肉可能导致间歇性便血,通常不伴疼痛。而肠套叠是一种急症,患儿可能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以及果酱样血便。
5.其他原因:如血液凝固功能障碍、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寄生虫感染等,也可能导致大便带血。
观察是否存在以下其他症状可以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是否伴有腹痛、呕吐。
是否有反复发热或体重下降。
大便中血量的多少及其颜色,暗红色或黑色便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是否有顽固性便秘或饮食异常史。
应尽早就医,通过医生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大便常规检查、超声、内镜等)明确诊断。在明确病因之前,应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并注意保持患儿的饮水和营养摄入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