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民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医男科
1.发病率:约3%到4%的足月新生男婴会出现隐睾情况,而早产儿这一比例更高,达到了20%到30%。
2.自然下降:在出生后一年内,大约80%的隐睾病例能够自行下降到正常位置。如果在一岁时仍未下降,则需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3.生育影响:隐睾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成年后生育能力受损。据统计,双侧隐睾患者大约有40%可能面临不育问题,而单侧隐睾者的这一比例则低于10%。
4.癌症风险:隐睾者罹患睾丸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倍到8倍,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5.激素和体内温度:未下降的睾丸暴露在较高的体内温度中,可能对睾丸产生睾酮的能力造成影响。同时,隐睾可能与激素失调有关,这也是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
隐睾需要通过体格检查和医学影像进行诊断。在一岁之后若仍为隐睾,应考虑手术治疗,以降低相关风险并改善生育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