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影像学检查:
a.X光:用于初步筛查肺部和骨骼的异常病变。
b.CT扫描:提供详细的横断面图像,可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c.MRI:可提供更高分辨率的软组织图像,常用于脑、脊柱和其他软组织器官的检查。
d.PET扫描:通过检测代谢活动,可以识别活跃的肿瘤细胞以及可能的转移灶。
2.实验室检查:
a.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特定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的测定,这些指标可以提示体内是否存在肿瘤活动。
b.尿液和粪便检查:某些癌症,如膀胱癌和结直肠癌,可能会在尿液和粪便中释放特定的标志物。
3.病理学检查:
a.活检:通过手术或穿刺从肿瘤或可疑病变处获取组织样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以确定是否为癌细胞。
b.细胞学涂片:例如巴氏涂片,用于筛查宫颈癌,通过采集子宫颈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
4.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a.基因突变分析:检测肿瘤细胞中的特定基因突变,以帮助确定癌症类型和适当的治疗方案。
b.分子标志物检测:如HER2基因扩增检测,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5.临床症状和体征:
a.疼痛、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全身性症状可能提示癌症的存在或转移。
b.具体部位的症状,如持续咳嗽、血尿、异常出血等,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
癌症及其转移的确诊依赖于多方位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包括影像学、实验室、病理学及遗传学检查。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