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血管收缩:
当温度降低时,身体的外周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这一过程会导致更多的血液进入内脏器官,包括肾脏,从而增加了肾脏过滤血液的速度。这种机制导致体内产生更多的尿液。
2.抗利尿激素: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DH)水平会下降。抗利尿激素负责浓缩尿液并减少尿量,当其分泌减少时,尿液就会变得较为稀释,尿量也随之增加。
3.水分代谢:
冷空气中的湿度通常较低,呼吸时会丧失更多的水分,加之冬季出汗量相对减少,体内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排出。所以,寒冷天气下,尿频现象更加明显。
4.膀胱敏感性:
寒冷刺激还可以直接增强膀胱壁的敏感性,使得膀胱即使未完全充盈,也会发送排尿信号,这也是为什么寒冷天气容易出现尿频的原因之一。
寒冷天气引起的尿频是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与血管收缩、抗利尿激素变化、水分代谢以及膀胱的敏感性等多重因素有关。无需过分担心,但如果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或持续时间过长,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