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导致尿液中出现白色絮状物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感染会引发尿道炎、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导致尿液中出现脓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从而形成白色絮状物。女性更容易受尿路感染影响,因为其尿道较短且靠近阴道和肛门。
2.结石:尿路结石在通过尿道时,可能刮伤尿道壁,引起小量出血,并伴随脱落的细胞和矿物质结晶,形成白色絮状物。这些结石可以由钙、草酸盐、尿酸等组成。
3.肾病:某些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会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排出,形成白色絮状物。这些病变还可能伴随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泄漏。
4.生理因素:有时候,白色絮状物可能与日常生活习惯有关。例如,过度饮水或摄入某些食物可能导致尿液成分临时变化。女性在月经期也可能出现类似现象。
尿液中出现白色絮状物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感染、结石、肾病等。有必要进行专业检查,以确诊具体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