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药物治疗:
止咳药:常用于干咳,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
祛痰药:用于有痰咳嗽,常见的有氨溴索、愈创木酚甘油醚。
抗生素: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药物。
抗过敏药:用于过敏性咳嗽,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2、物理治疗:
雾化吸入:适用于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雾化器吸入药物,减轻气道炎症和痰液。
拍背:帮助排出痰液,常用于小儿或体弱患者。
3、中医治疗:
中药汤剂: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常用的方剂如川贝枇杷膏、二陈汤。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机体功能,减轻咳嗽症状。
4、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防止干燥空气刺激气道。
多喝水:保持充足水分,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避免刺激性物质:如烟雾、灰尘等,防止进一步刺激气道。
5、饮食调理:
蜂蜜: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以加入温水或茶中饮用。
川贝炖梨:川贝具有清肺化痰的功效,梨则能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
如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