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2024-10-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艾灸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力和药力对人体进行刺激,能够调理气血、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等。其主要作用和禁忌如下:

1.调理气血:艾灸可以通过温补阳气,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等症状。

2.温通经络:艾灸能通过温热作用疏通经络,缓解由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如腰背痛、关节痛等。

3.祛湿散寒:艾灸适用于因湿寒导致的身体不适,例如风湿性关节炎、胃寒腹痛等,通过加热驱散寒湿。

4.增强免疫力:艾灸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

禁忌:

1.发热期间:在发热阶段不宜进行艾灸,以免加重病情。

2.孕妇禁忌:孕妇尤其是怀孕初期及晚期使用艾灸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

3.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未得到控制时不宜进行艾灸,因为艾灸的热力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

4.皮肤过敏或溃疡部位:有皮肤过敏、伤口或溃疡部位不建议使用艾灸,避免感染或加重损伤。

5.饮酒后:饮酒后进行艾灸可能会因血液循环加快而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反应。

合理使用艾灸可以发挥其多方面的养生保健作用,但在特定情况下应避免使用,以防止副作用和安全隐患。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