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定义
肝浊音界指的是在叩诊腹部时,肝脏区域发出的浊音范围。肝脏由于其实质性结构,与周围的空气充满的肠道相比,会在叩诊时产生一种较为沉闷的声音,这种声音称为“浊音”。
2.测量方法
受检者应取仰卧位或半卧位。
从右侧锁骨中线开始,自上而下逐步叩诊,直到听到浊音,这个点称为肝浊音上界。
再从右髂前上棘(骨盆)向上叩诊,直到听到浊音,这个点称为肝浊音下界。
上下两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肝脏的垂直长度。
3.正常值范围
一般来说,正常成人的肝浊音界在右侧锁骨中线上,垂直长度约为6-12厘米。
在剑突(胸骨下端)沿正中线向下叩诊时,肝浊音界上下边界也可以提供相应的信息。
4.异常情况
如果肝浊音界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肝脏肿大,即肝大。导致肝大的原因可能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或肝肿瘤等。
若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可能提示肝萎缩、气胸或者大量腹水等情况。
体格检查中的肝浊音界测量对于了解肝脏健康状况非常重要,但应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手段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