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定义与病因:脑梗死和脑梗塞都是由于脑部供血动脉发生阻塞,使得部分脑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这种阻塞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或心源性栓子引起。
2.发病机制:当脑部某一动脉发生堵塞时,供应该区域的脑组织会出现缺血缺氧,若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脑组织损伤及坏死。
3.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失语、感觉异常、视力障碍等症状,具体取决于受影响的脑区域。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梗塞的部位和范围有关。
4.诊断与治疗:主要通过头颅CT或MRI影像检查进行确诊。治疗重点在于尽早恢复血流、减少损伤。如使用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机械取栓手术。
5.预防措施: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定期体检,以降低发病风险。
脑梗死与脑梗塞实质上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名称,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治疗以减少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