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血液循环与自主神经系统:血管的收缩和扩张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身体会通过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导致皮肤表面温度下降,而体内深部温度维持不变甚至升高。这可能让人感到皮肤凉而体内热。
2.发烧和感染:发烧通常会引起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在发烧初期,尽管体内温度升高,但皮肤还未完全适应,这会导致皮肤感到凉爽。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皮肤表面温度也会上升。这种情况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
3.环境与个人感知差异:有些情况下,环境温度与个人对冷热的感知不同步。例如,在空调房间内,虽然环境温度低,皮肤容易感到凉爽,但由于衣物保暖不足或者活动量增加,内部代谢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从而造成体内热感。
4.特定疾病:某些内分泌或血管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雷诺氏症,也可能导致这种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加快新陈代谢,使得体内产热增加,而雷诺氏症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手脚冰凉但体内发热。
考虑到上述原因,若这种现象持续存在且伴随其他不适,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以排除潜在健康问题。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和关注环境变化对于防止此类症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