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是导致小便不畅的常见原因之一。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和尿痛。统计数据显示,儿童中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约为每千人10-30例,其中女孩的发病率高于男孩。
2.功能性问题:膀胱功能障碍如膀胱过度活动或膀胱收缩无力等,也可能引起小便不畅。这些问题往往与神经系统紊乱有关。临床研究显示,功能性膀胱问题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可达5%-10%。
3.解剖学异常:某些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解剖学异常,如尿道狭窄、先天性输尿管畸形,可能导致小便不畅。这些异常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确认,约占小便不畅病例的1%-5%。
4.其他因素:紧张情绪、环境变化、饮食习惯等也可影响小便顺畅程度。心理因素在儿童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占据功能性尿路问题的一部分比例。
若出现小便不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确定具体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常规检查包括尿常规、超声检查和必要时的尿动力学检查等。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尿路感染,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