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情绪和压力:焦虑、压力和情绪波动常常会引发心慌。当人处于焦虑状态时,身体会释放应激激素,这些激素可能导致心率加快,从而感到心慌。
2.饮食习惯:咖啡因和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可能会对心脏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临睡前摄入这些物质时。酒精也可能扰乱睡眠模式并导致心慌。
3.健康问题:一些身体状况如心律不齐、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也可能引起心慌。这些情况通常需要专业的医学评估和诊断。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感冒药、哮喘治疗药物)可能有副作用,导致心跳加速或心慌。在服用新药后出现心慌,应咨询医生。
5.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可能导致夜间心脏负担增加,引起心悸或心慌。
如果心慌频繁出现或伴随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建议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夜间过度兴奋活动,可以帮助缓解心慌。保持健康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