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氧气和营养供应减少。其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胸痛、胸闷、疲劳等,但有时可能无明显症状。
2.如果持续存在心肌缺血且未得到改善,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或坏死。这种情况可能在数月内导致慢性心肌病或心力衰竭。
3.具体病情进展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及肥胖等,这些因素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加重心肌缺血。
4.生活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良习惯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和过度压力会加剧病情进展,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甚至逆转病程。
5.定期检查和监测心脏健康状况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措施。
及时进行医疗评估和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必要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减缓轻微心肌缺血向严重阶段的发展。定期随访和检测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也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