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病变部位:
肝胆湿热主要涉及肝脏和胆囊,常与情志不调有关。
脾胃湿热则主要影响脾脏和胃,与饮食失调有密切关系。
2.临床表现:
肝胆湿热常见的症状包括胁肋部胀痛、口苦、目赤、尿黄、烦躁易怒等。患者常感到身体一侧或两侧有不适感,并伴有内心的燥热感。
脾胃湿热的症状多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大便黏滞不爽等。患者常有消化功能紊乱的表现,如饭后腹胀或排便异常。
3.病因和诱发因素:
肝胆湿热的形成与长时间的情绪抑郁、愤怒以及生活压力大有关,也可能与外感湿热邪气侵袭有关。
脾胃湿热则常由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辛辣油腻食物及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
4.治疗原则:
对于肝胆湿热,重在清利湿热、疏肝利胆,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等中药方剂。
治疗脾胃湿热则以清热化湿、健脾和胃为主,通常选择藿香正气散或平胃散等。
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在症状表现上有所不同,但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以达致疗效最佳。对于这两种病理状态,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情绪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