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随着动脉内斑块的形成,血流减少,心肌供血受限。
2.当心肌缺血发生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紧压或疼痛。这种症状常在运动、压力或进食后出现,并在休息后缓解。
3.心肌缺血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即心肌细胞因长时间缺氧被永久性损伤或死亡。
4.心肌缺血的诊断通常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来进行,以评估心脏供血情况。
5.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通道阻滞剂。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饮食调控和定期锻炼也很重要。
6.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手术)来恢复心脏供血。
心肌缺血不可忽视,其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管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按时就医可以有效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