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性质
肺结节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结节一般对健康影响较小,通常不需要特别限制日常活动;而恶性结节可能涉及肿瘤,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在确诊结节性质前,不建议随意进行强度过大的呼吸训练,以免增加肺部负担。
2.呼吸训练器的作用
呼吸训练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锻炼呼吸肌,提高肺活量、改善气体交换能力。这些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或术后康复中有益。但对于肺结节患者,其效果及安全性可能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尤其是合并其他肺部问题时。
3.潜在风险及注意事项
使用呼吸训练器可能会加重肺部压力,对某些位置的肺结节(如靠近胸膜或血管)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如果伴随咳嗽、气短或胸痛等症状,应避免使用呼吸训练器,以防病情恶化。
若肺结节较大或性质未明,在排除感染性病变或恶性病变前,建议暂停呼吸训练。
4.适用人群
对于稳定的良性肺结节且无明显症状者,可以在专业人员评估后谨慎使用。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纤维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呼吸训练器,但需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5.医生的指导与监控
呼吸训练需循序渐进,尤其是初次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耐受程度。如果出现不适,如胸闷、气促或持续咳嗽,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肺结节患者是否可以使用呼吸训练器取决于结节性质、合并症及身体状况。任何情况下都应咨询医生,避免自主尝试导致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