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大小
肺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时,恶性可能性较低,通常被视为低风险;
直径大于8毫米时,需警惕恶性风险增加,建议进一步检查。
2.边缘特征
良性肺结节通常边界清晰、光滑;
恶性结节常表现为边缘模糊、不规则或具有毛刺状突起。
3.密度及性质
实性结节多为良性,但部分实性结节也可能为恶性;
磨玻璃样结节(密度较低且透亮)更易与早期肺癌相关;
混杂型结节(同时具有实性和磨玻璃成分)需高度警惕。
4.生长情况
良性结节多表现为稳定状态,长期无明显变化;
恶性结节可能在几个月内快速增大。
5.钙化特征
良性结节常有丰富而规则的钙化,如“爆米花”样;
恶性结节钙化较少或呈现不规则形态。
6.位置与背景因素
中央型肺结节或位于气道周围的结节有时与炎症相关,多为良性;
边缘型肺结节或孤立结节需结合吸烟史、暴露史等分析恶性可能性。
7.代谢活性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通过葡萄糖代谢评估结节活性,代谢活跃的结节可能为恶性,但感染性病变偶尔也会代谢增强。
8.患者个人病史
有肿瘤家族史、长期吸烟、职业暴露(如接触石棉)等高危人群,肺结节的恶性风险增加。
9.活检结果
对怀疑恶性的肺结节,可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来确认病理性质。
肺结节的诊断需要结合影像学表现、随访观察以及必要的组织病理检查综合评估,避免单纯依赖某一项指标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