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增加每日饮水量
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目标是维持每日尿量在2-2.5升以上。高尿量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晶体成分,从而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
2.避免过量摄入盐分
饮食中过多的钠会增加尿钙的排泄,进而提高结石的风险。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并尽量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和薯片等。
3.控制草酸的摄入
草酸是结石的重要成分之一,应避免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例如菠菜、甜菜、巧克力和坚果。同时,与含钙食物一起进食可以降低草酸吸收。
4.适量补充钙
日常饮食中适量摄入钙(通常为800-1200毫克/天)对人体有益,并不会直接导致结石形成。低钙饮食可能会增加草酸在肠道的吸收,反而加大结石形成的概率。
5.减少蛋白质的过量摄入
动物蛋白的代谢会产生大量尿酸,可能诱发尿酸性结石。应减少红肉、内脏及贝类的摄入,同时选择适量的优质蛋白来源,如鱼类和豆制品。
6.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可引起尿液pH值下降,增加尿酸结石发生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维持适宜的体重,可以降低结石复发的几率。
7.定期医学检查
对于尿结石高危人群,每年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及尿液和血液代谢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
8.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结石的具体成分(如草酸钙、尿酸、磷酸钙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调整尿液酸碱度或降低晶体成分的浓度。例如,尿酸结石患者通常需要服用碱化尿液的药物,而草酸钙结石患者可能需要补充柠檬酸钾。
尿结石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规律的医学随访,可以显著降低其再次发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