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止痛:
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双氯芬酸,这些药物能够缓解疼痛并减轻局部炎症。
如果疼痛剧烈,应及时到医院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快速缓解症状。
2.促进排石:
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可多次小口饮用温水,有助于增加尿液生成,促进小于6毫米的结石自行排出。
适当活动,例如跳跃,可以提高结石排出的概率,但需根据自身耐受程度调整强度。
3.饮食调整:
龙虾属于高嘌呤食物,其代谢产物可导致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建议减少此类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多摄取富含钙的低草酸盐食物,如牛奶、乳制品,以抑制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控制盐分摄入,每日总盐量应不超过5克,避免高钠饮食加重钙排泄。
4.医学干预:
若经过基础治疗仍无法缓解症状,或结石较大(如直径超过10毫米),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或其他手术治疗。
定期复查泌尿系统影像,如B超或CT扫描,明确结石位置和大小变化,以便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
避免高嘌呤饮食,注意饮水量和饮食结构调整是预防结石复发的重要措施。如疼痛难以控制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