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保守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颈椎牵引、推拿和针灸,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颈椎牵引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牵引力和时间需个体化调整。
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减轻疼痛和炎症。若有明显神经痛,可应用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如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
康复训练:包括颈部肌肉的功能性锻炼,如等长收缩练习,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减轻对椎间盘和关节的负担。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支具限制颈椎活动以及纠正不良坐姿。
2.手术治疗:
适应症:当保守治疗无效,出现明显神经根症状(如上肢麻木、无力)或脊髓受压(如步态不稳、大小便功能障碍)时,应考虑手术。
常见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减压可缓解神经压迫,融合或置换术可恢复椎间高度和稳定性。
3.预后和随访:
轻度椎间隙变窄经过保守治疗多数能缓解症状,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如MRI、CT)评估病变进展。
术后恢复良好者可改善神经功能,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康复。
及时诊断和早期干预是关键,需结合症状表现和影像学结果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