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围绝经期:大多数女性在40岁以后开始进入围绝经期,导致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此时体内激素水平波动,会影响月经周期及出血量。一些研究指出,围绝经期通常出现在45岁左右,但也有女性在40到44岁之间出现相关症状。
2.激素变化: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生长起着关键作用,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子宫内膜变薄,进而导致月经量减少。
3.卵巢储备减少:42岁时,卵巢内卵泡数量显著减少。卵泡数量减少直接影响排卵的规律性,进一步影响月经周期和出血量。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排出的卵子数量有限,年纪越大储备越少。
4.生活方式因素:压力过大、体重波动、过度运动或饮食异常都会影响月经的规律性和流量。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干扰激素平衡或能量代谢影响月经。
5.健康状况:某些健康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子宫肌瘤也会引起月经改变。每种病症都有其特定的机制影响月经周期。
月经量减少对于42岁的女性来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通常并不意味着严重问题,但若伴随其他症状或显著变化,如月经紊乱或停止,应咨询专业医疗人士进行评估。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健康检查,对维护妇女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