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功能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是导致反复腹泻的常见原因,尤其在精神紧张、饮食刺激等情况下更加明显。其特点是功能异常而非器质性病变。
调查显示,约10%-15%的人群受此影响,多伴有腹痛、排便不规律。
2.感染性因素
慢性细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会导致长期轻度腹泻。例如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等。
病毒性肠炎后可能出现长时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3.食物不耐受或过敏
乳糖不耐受是常见诱因之一,表现为进食乳制品后腹泻。
麸质过敏(如乳糜泻)也可导致类似症状,发病率约为0.5%-1%。
4.炎症性肠病
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免疫相关疾病会造成慢性腹泻,严重时伴有血便、体重下降。
一般好发于20-40岁人群,总发病率低于千分之一。
5.药物或其他诱因
长期服用抗生素、泻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持续腹泻。
甲亢、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通过影响胃肠道引发症状。
6.肿瘤性病变
特殊情况下,肠道肿瘤如结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表现为慢性腹泻,但通常伴有其他典型症状,如血便、贫血。
以上情况需要结合详细病史及相关检查进一步确定。长期腹泻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营养吸收障碍,因此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