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正常排便频率因人而异,但通常每天1次至每2-3天1次都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过3天未排便,且伴有硬结的大便或解便困难,就可视为便秘。
2.长期便秘可能导致粪便滞留在肠道,增加毒素的吸收,并可能引发头晕、疲劳等全身性症状。研究显示,与长期便秘相关的肛裂、痔疮发生率可能达到30%-50%。
3.5-6天未排便若同时出现腹胀明显、剧烈腹痛或呕吐,则需警惕肠梗阻。数据显示,肠梗阻在急腹症中占据约10%-15%的比例,是一种需紧急处理的情况。
4.饮食不足、纤维摄入量少、水分摄入不够或活动量减少,是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某些药物(如阿片类止痛药、抗抑郁药)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引发便秘现象。
5.在此情况下,可尝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25-30克/天)、饮用足够水分(每天至少1500-2000毫升)和规律运动。如果仍然无效,可考虑短期使用缓泻剂,但需避免长期依赖。
建议尽快观察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具体病因并采取治疗措施。